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贵州省2024年“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之十六——小学数学

2024/12/5 张学杰、陈 静

数学魅力映课堂  同课异构绽芳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及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强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通知》安排,11月26日至29日,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省级活动(小学数学)在凯里市第七小学举行。

2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凯里市第七小学承办。


一、思维碰撞·异构绽放

来自全省各地的400多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省九个市(州)推荐的十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烙饼问题》两节课。授课教师基于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深刻理解,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构建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精准把握教学关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潜能。


二、智慧交融·精彩纷呈

在评课议课环节,每位授课教师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效果进行说课和作反思。遵义市汇川区教培中心王天祥,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许磊,凯里市教科所徐先敏,凯里市第七小学陈静,凯里市第五小学刘光秒分别进行了评课,共同探讨了如何优化课堂设计、灵活应对学生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启示。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学杰主持并作总评。


三、讨论探究·数趣无限

活动中,参会教师结合“同课异构”执教课例课堂教学,积极围绕课堂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理念进行互动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营造了浓厚的议课研讨氛围,展现了贵州小学数学教育人的蓬勃活力与进取精神。


四、启迪智思·数界领航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副校长田杰执教了《烙饼问题》示范课,本节课具有鲜明的特色。通过前测预学单抓住学生的难点,从烙饼节省时间到学习方法都渗透了“优化”的思想,通过层层巧妙设计问题,助推学生深度思考和挖掘问题,促进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步提升,为与会的教师作了教学示范。

示范课后,田杰作了题为《从教到学  以习促学——“教”“学”共赢的教学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改革,详细介绍了在前测预学单研究和应用的方法与经验,引导教师们在教学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关注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注重学科综合、创新及应用;使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1.jpg


五、观课悟道·师说心语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田杰、周丹、王子媚、严明蕊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4位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们通过“同课异构”活动领悟了新课标的新践行、新理念。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展示了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处理方式。让我们对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有了新的理解。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感谢贵州省的教育同仁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贵阳市白云区第六小学  成婷

此次学习中,感动于上课教师结合生活、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的用心;敬佩于他们严谨有序的教学专业能力;受益于他们尽心展现的新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了学生不单是知识掌握的主体,更是活动、操作、思考的主体,在课堂中应该更有耐心、更敢放手,听学生所想、教学生所要;也明白了每节课的知识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作为学生整个生活中存在和被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要让知识既零散地从学生中来又系统地回到学生思想中去。

习水县第十小学  刘萍

教研同心,杏坛同行。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们通过情境创设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生活场景,从笔算除法到烙饼问题,帮助学生加强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辅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此次培训我不仅学到高水平的数学教学理论和技巧,更是深刻认识到丰富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中心完小  黄晶

在教育教学的广袤天地里,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之旅,是一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碰撞的盛宴。此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让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借鉴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第六小学  王廷康

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贯彻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学生的体验、表达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们展现了卓越的技巧,能有效利用学生的精彩回答,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进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教师们注重夯实“四基”、培养“四能”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为我们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了示范参考与经验借鉴。

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张维恒

这次活动让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议一体化”的精髓与魅力,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在教学理念上得到升华。我坚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用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中心完小  穆世刚

学科融合。通过融入特色文化,创设学生喜欢的真实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科之间的融合。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要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体会新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愉快学习。

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丫口小学  唐慧

非常有幸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自我思考及观摩学习,我看到了教学的多种可能性,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突破,更新教学方法,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也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将教学与生活融合,以便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反思成长·共绘未来

此次“同课异构”省级活动,体现了数学新课标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多样化,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理念交流与融合的盛会,搭建了一个供教师们相互观摩、学习以及深入研讨的高端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与协同发展。寄望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能持续秉承“同课异构”的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并实践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方法,共同为提升贵州省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