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贵州省2024年“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之十一——小学英语

2024/12/3 旷 丹、凯里四小

砥砺研思勤深耕  踔厉奋发启新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及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强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通知》安排,11月27日至28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贵州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小学英语)在凯里市第四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凯里市第四小学承办。

2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英”你精彩 “语”众不同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共有来自全省200多名小学英语老师参加。九个市(州)推荐的优秀教师及广东省授课专家分别就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听说和阅读两种课型进行展示。十一节课例可圈可点、精彩纷呈。既立足义教新课标,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以各具特色的授课形式,突出了英语教学以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培养;授课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提供了设计课堂活动的新思路;多模态、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但化解了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让参会教师切实感受到不同教学策略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课堂展示结束后,授课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省内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分别对每节课进行点评。既肯定了老师们对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创意”,也针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评课议课环节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有所长,研有所得,会场的气氛热烈融洽。


专业引领 赋能前行

14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本次教研活动特别邀请广东省义务教育英语教研员王琳珊作题为《以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用好新教材》专题讲座。讲座中利用大量翔实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全面使用新教材的背景下,及时更新思想、改变方法,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主动去探索培育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及深度的学习有效路径,更快更好地去达成新课程对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惠水县第二小学 吴天婷

采他山之石,厚己家之长。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展开,通过课例展示、评课议课、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让我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理解了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新方法。英语学科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今后我的课堂里,不能局限于仅关注孩子们的语言知识学习,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能够成为拥有国际视野、国际胜任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准备。


凯里市第四小学 石远玲

在这次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方法。他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创新思维,勇于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潜能。让我领略到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更引发了我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和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拓宽学生的世界视野,以多角度培养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意义,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


遵义市汇川区第六小学 李晓菊

我带着期待和思考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在观摩过程中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在享受授课教师展示的同时,也反思自身教学方式,并积极思考优化方式,带着满满的收获回程。学习就是将所得所获加以内化、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我会将本次观摩所得内化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反思后再实践,让学生带着松弛感走进带有松弛感的英语课堂,带着思考参与学习活动,让我自己、让我的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受益者。

善学方能善研,善研方能善教。本次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全省的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通过观摩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和对课例进行深度研讨交流,使参会教师们拓宽教学视野。在专家引领指导下,持续关注英语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效果提升。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继续做实做优每一次教研活动,为全省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更多成长平台,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稳步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推动贵州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进,砥砺前行。

15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