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1/30
邹 勇
守“政”创新促内涵发展 行以“治”远助质量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通知》安排,11月26日至28日,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都匀第一中学具体承办的2024年贵州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成功举办。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兼职教研员、市(州)、县(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各市(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共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研讨交流、专题讲座三个部分进行,聚焦课堂建设,围绕议题式教学进行主线设计,探讨如何增强高中思政课的实效。
关注重点章节,设置典型课题
本次活动基于承办校进度,关注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对教材的处理与重构,同时回应一线教师需求,将普遍反映较难驾驭处理的框题作为“同课异构”课题,设置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第二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将两个前后相连的框题作为本次“同课异构”内容,旨在尝试基于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性和实效性。
突出共性理解,展显个性风采
在展示课环节,来自各市(州)的教师分别就两个课题开展了“同课异构”展示。上课老师们关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理念,基于对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共性理解,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共性理解中,各市(州)上课教师尽显个性风采,有的遵循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探究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为何”“如何”之问;有的关注时代脉搏,捕捉时代变化,使素材内容因时而进、因时而新。“同课异构”环节呈现了以下特点:议题引领化,层层深入推进;情境结构化,构建知识结构脉络,促进思维进阶;素材生活化,以都匀本地素材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生成化,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知识自然生成。
深入研讨交流,博采众家之长
“同课异构”环节结束后,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兼职教研员李保慧主持了现场评课交流,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兼职教研员石松、阳娟分别对课题一、课题二的课堂进行了点评,现场参会教师及市(州)教研员围绕课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分享了观课体会和心得,大家围绕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问题的有效设计、情境的有效创设、教师的有效主导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为了改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各市(州)上课老师根据评课环节反馈交流情况及自身教学反思,对已呈现的学校推送的“原生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就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点、课程内容育人点、思维碰撞点进行了交流。
示范典例指引,追求本真课堂
在江苏省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吴江中学梁英姿老师执教的《坚持两个“两个毫不动摇”》的示范课中,以“走近都匀人——看民营经济铺天盖地之景”“共品都匀茶——探集体经济欢天喜地之路”“齐看都匀桥——析国有经济顶天立地之为”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都匀之境“一境到底”,以议学为主彰显动态美,以留白思考突显静态美,“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线线融合,指向目标达成。课堂呈现了关注学法指导、学情变化、学生个体的特点,以目标为牵引,以评价作驱动,进行深度学习的一体化设计。
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教学智慧
在《教学评协同的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课堂建构》的讲座中,江苏省姑苏教育名家、议题式教学研究领域全国知名专家沈雪春从理解本质、明确目标、选准模式、走对路径、优化要素、用好策略、借助工具七个方面作了专题指导,回答了一线教师对“什么是议题式教学”“如何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困惑,既有思政学科专业理论的指引,也有不同典型课例剖析的实操分享,为大家如何进行高中思政学科议题式课堂建构提供具体深入的指导。
采撷收获感悟,携手同行成长
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 汪娜
有幸置身于全省“同课异构”这一教学盛筵之中,我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每位登台的教师,犹如技艺高超的“魔法大师”,以其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精心编织出一堂堂绚丽多彩的课堂。他们不仅将思政课讲解得深刻,更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实现了学思用的融合与知信行的统一。
毕节市第一中学 唐菁蔓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历练。很幸运能参与其中,与老师们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上课老师们各展所长,以独特的构思角度,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从教学素材的精挑细选到课堂形式的灵活多变;从议学问题的巧妙设置到议学任务的精心安排,使得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贵阳市清华中学 何静
在活动中,我同时享受了上课和观课教师的双重幸福。作为上课者,第一个站上讲台的紧张被学生们的愉快学习体验所替代,沉浸于教学过程,是一个老师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作为观课者,让我对“把思政课‘讲透、讲活、讲得有吸引力、讲得有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各位优秀的思政人一路前行,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铜仁市第八中学 何莉莉
短暂的两日活动让我意犹未尽、收获颇丰,这11节课都有发光点:教学流程“求真”、教学内容“向善”、教学效果“尚美”,传递着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让我受益匪浅。同课,要“异构”,更要“优构”。我们磨课,既是打磨课堂,也是雕刻自己。希望我们都将在一次次磨课中精雕细刻,百炼成钢,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都匀第一中学 陆舒婷
一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议题式教学系列丛书,在实践中摸索着运用。2020年我们团队在全州的优质课比赛中首次运用议题式教学时,取得了良好反响。短短几年时间,议题式教学已经被广泛认可,使我们的高中思政课堂更加有效。
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 王学兵
每位上课的教师都用心用情上好每堂课。有幸身临其境,赏其精妙,品其韵味,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思政课的温度。执教教师选用贵州桥、乌江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鲜活的教学情境,以亲切和蔼的教态、充满耐心的引导,既以理服人塑信念,又以情化人润心田。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聚焦课堂建设,找准学生成长需求点、思政教师发展提升点、教学方法改进点,以学科教研持续发力,以需求导向持续加力,以横向区域联合持续助力,以纵向四级联动持续发力,共同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为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注入教研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