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1/30
张文英、赵 跃
聚焦课堂建设优化服务 提升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及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强化省级教育教研活动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全省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4年11月26日至27日,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凯里实验高级中学承办的2024年贵州省高中历史“同课异构”活动在凯里实验高级中学成功举办。省内外专家、全省各市(州)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本次授课教师共270余人参加此次高中历史“同课异构”活动。
统一认识再出发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举办本次高中历史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旨在借助这一交流平台,教师们得以近距离观摩、深入学习与亲身实践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从而广泛触及并吸纳多元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这一过程不仅促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革新,更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夯基。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得以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自我教学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实践,实现了“统一认识再出发”的深刻转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本次活动搭建的闪耀舞台,供各市(州)推荐的教师们尽情展示其课堂教学风采,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更在无形中树立了追求卓越、向榜样看齐的积极氛围。由此,本次活动成为了推动我省高中历史学科蓬勃发展、迈向新高度的有力抓手与宝贵载体。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张文英,黔东南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小平以及市教育局、学校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讲话。
同课异构展风采
在“同课异构”展示环节中,来自省内的10余位教师就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下的“同课异构”,强化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学生评价等关键环节研讨。展示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代表就课堂教学进行评课议课交流,形成了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示范引领明方向
在示范课环节中,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高级教师王磊进行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示范教学,从“乱象丛生的政治生态”“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继往开来的思想解放”三个环节,通过目标引领、方法指导、师生互动、学习评价和原创作业设计等形式,给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堂极具教学艺术的示范教学。
专题讲座助发展
在专题讲座环节中,江苏省口岸中学正高级教师史海燕作了《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转型》的学术讲座,从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好课标准、教师听评课和做教育科研课题等方面给予教师转型作了全方面的指导。
交流研讨集智慧
在交流发言中,与会教师认为本次授课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的整合和从长时段中透视历史等方面给予了教学上的启发,同时也就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学的关系;如何用好史料;如何凝练好主题等方向进行了交流探讨,分享了心得体会。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玲
从整体来看今天的几节课各有特点,如王老师注重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素材并补充丰富的课外史料,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在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陈老师和刘老师主题式教学比较突出,分别以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和不同时期国歌歌词变化反映时代变迁,把相应的必备知识及重难点融入进去;周老师注重把所授课内容放在整个历史发展长河中思考,给学生构建起了大单元框架,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
铜仁市第十五中学教师梁坚
教师们在课标的引领下,采用主题式教学方式,选取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和结构化的板书设计,契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简祖俊
授课教师在课标、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在教学内容的纵横关系中尝试了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
总结提升向未来
在点评总结环节中,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兼职教研员、贵阳六中教师肖凯从史料运用的严谨性、课堂语言的精准性和教师的上进求知等角度点评此次活动。张文英以《整合内容·创新方法》为题进行点评,将与会教师们的感性收获向方法、学理和理论层次提升,从而更好地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次活动为全省高中历史教师搭建了展示研讨的平台,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实施、对统编教材的深度研究、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把握,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也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动力。下一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立足职能优化教研活动供给,不断强化教研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撑作用,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教研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