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1/30
赖胜蓉、罗继芝
“生”“生”探奥秘 “物”“物”皆有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及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充分发挥省级教研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省教师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强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贵定县第一中学承办的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初中生物学)于11月26日下午在贵定县第一中学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历时3天,共240余人参与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重在关注课程标准的转化落地实施,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旨在让教师从活动中汲取智慧,自觉做课程方案落地的实施者,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行动者,为助力我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中学生物学教研员赖胜蓉出席开幕式。
同课展风采 异构显本领
本次活动围绕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两个课题展开同课异构。
课堂展示中,10位授课教师将生物学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探究的意识。
课题一的6位教师以生活情境入手,从早餐吃的“包子”“面包”“泡菜”到地方特产“刺梨干”“刺梨酒”“茅台酒”“腊肉”“甜酒”,再到生病时用到的“抗生素药品”等方面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推进,让学生一起从认识辨别到保存利用再到最后从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情境化教学。
课题二的4位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看资料—独立思考—写出个人观点—小组讨论—小组显示的”的小组模式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阻滞不清时,教师便及时加以引导、提示、总结,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思考中前行。
第11节课是由江苏省启东市蝶湖中学的高级教师黄裕花进行展示。声情并茂的语言、娓娓道来的课堂流程、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片、一步一步细化的分解示范,理念新颖、方法独到、过程清晰,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清晰简明,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更激起了同学们想要更进一步探索生物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她的课堂环节简洁,师生互动好、思维有深度、素养易生成,让教师们看到了优化的新方向。
授课教师结合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精心设计,充分挖掘素材的教育价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生成,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以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诠释自己对课堂的理解,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赢得了师生好评。
说课明思路 评课助提升
通过11节同课异构的说课及反思,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意图更为明确,对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贵州省专兼职教研员和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对11堂课进行了评课,既对课标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也对课堂的亮点和不足作了中肯的评价,还对素养课堂的打造、教学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勾画出示范课应有的样态,让与会教师深受启发。
专题接地气 实践促成长
在随后的《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考新实践》专题讲座中,江苏省沛县教师发展中心正高级教师闫云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深入的理论研究,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对教师们运用到教学中提供了可借鉴的事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活动中,两位江苏专家与教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参会教师针对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困惑纷纷请教专家,或课堂组织,或情境教学,亦或实验操作,问题或大或小,专家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讲解,这不仅是一次上课与讲座,更是一种指导、学习与引领。专家在交流中既有理论阐述,又有贴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为与会教师在课堂上扎实落实核心素养拨开了迷雾。
教研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每一个路口都会遇见同行的人。通过省、市、县、校四级联动,为全体初中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成长平台,教师们从同中有异的课堂中反思自己而深研课堂,助推了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继续问需于师、问需于校,开展订单式教研,营造开放、共享、民主的教研文化,立足职能优服务,聚焦目标强支撑。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