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1/23
周祚沛、凯里五中
问道杏坛知无尽 砥砺教研春满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及2024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强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通知》安排,11月19日至20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贵州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初中历史)在凯里市第五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黔东南州教育局协办,凯里市第五中学承办。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省九个地州市推荐的十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八年级历史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的老师声音洪亮,富有激情,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充分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有的老师情感丰富,注重在历史细节中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目标明确;有的老师从“青年的担当”视角,由图入史,以图证史,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知和理解;来自安徽省蚌埠第三实验学校的刘佳老师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发展为线索,聚焦“青春之我”的使命责任,让参会教师耳目一新,收获颇丰。
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特色,每一节课都可圈可点、精彩纷呈。这十一节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课异构、同放异彩”,让听课者真正感受到历史教学的魅力,共享历史课堂教学的盛宴。
课堂展示结束后,各位授课教师首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每一位上课教师都本着谦逊的态度说出自己是如何构思,如何组织实施教学环节;听课的老师也把自己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与各位老师分享。大家畅所欲言,在对比、反思、总结、凝练中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交流。会场的气氛热烈而积极。
周祚沛老师主持了评课议课环节。焦京霞老师、李明老师、王承胜老师分别对每节课进行客观的评课议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达到了聚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专家讲座,引领发展
正如击石才能生火,不击则无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是激发智慧火花的关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贵亮在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与学》的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深化课堂改革,精准把握教材脉络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的转型,使之更加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求。讲座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具体方向。徐贵亮表示,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新教材全面使用的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思想、改变策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大胆地去探寻培育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研中求实,思中成长
大方县第七中学 裴丽
参加省2024年中小学“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回顾两天的教研全部都汇聚为“成长”二字。窗打开了就能看到光,向外看你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拥抱更大的世界。“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教育理想长路漫漫,勇敢地大步向前走,多阅读,勤思考,成就更好的自己。
毕节市教科所 沈晓龙
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让我感受到了教学处理方式的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一堂好课要会做‘减法’”,安徽省蚌埠第三实验学校刘佳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新文化运动》课堂展示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做“减法”。庞大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一直都是历史课堂的一大难题,刘佳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精简,让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浮于表面,可谓是一节效度、高度、温度兼具的好课,让我体会到高质量课堂的魅力。
凯里市第七中学 杨捷
此次活动使我受益颇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充分钻研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单元教学,让学生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了解历史史实。采用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通过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史料,从而获得丰富信息的能力。也希望能够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使我们一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不断地快速成长。
登高瞭望,方知山高水长。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模式不仅为全省的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是教育创新与实践的一次探索。通过本次活动,让全省的历史老师们打开教学思路,在比较与反思中,不断挖掘和彰显个人的教学特色与个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思想碰撞与灵感迸发中,促进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继续坚守开放与创新的教研理念,不懈探索和实践更为高效、多元的教研模式,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教研人的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