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圆梦工程”项目总结会在贵阳成功举办

2024/11/22 邹 勇、黄诗琦

心海扬帆使命在肩  同心育人奋勇向前

秋意犹存万物静美,冬韵渐显硕果依旧。2024年11月21日至22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圆梦工程”项目总结会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承办。会议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创新发展,来自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区域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副局长吴涛,贵州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李毅,贵州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谢旌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1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一、黔贵有声,共绘心梦

2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谢旌在致辞中提出,近年来贵州省牢记一个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健康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格局,取得四点成效:一是制度设计更完善,出台《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案(2024-2026年)》《贵州省贯彻落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若干措施》;二是智库建设初见成效,成立了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依托研究优势,发挥中心作用;三是保障条件更加优化,教研力量、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心理辅导室建设等方面条件得到改善;四是工作体系逐渐健全,开启“医-校-政”共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谢旌指出,下一步,贵州省将坚持五育融合,抓预防体系建设;坚持对标对表,抓标准体系建设;坚持科学规范,抓监测体系建设;坚持多方合作,抓协同体系建设;贵州省教育系统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典型经验,结合本土本地实际,尽到教育系统的责任,落实好健康第一理念,密切同相关部门的联系联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协调发展。

1.png

二、专家引领,汇智导航

6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开幕式后,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作了题为《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的专题讲座,从科学定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认识学生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科学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科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建设。


7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党委书记、北师大“圆梦工程”项目负责人任萍教授以《“圆梦工程”年度总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项目缘起、项目实施任务、一区一特色、项目成效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该项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及阶段性成果。



三、博采心光,汇流成洋

——区域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典型做法研讨交流:

8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左泉代表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从教研的角度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作了题为《从经验走向证据:贵州省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循证教研的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报告从凭借经验的教研活动主题、基于证据的学情现状分析、循证教研赋能的学校心育三个方面展示了贵州在基础教育心理健康循证教研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贵州十年心育发展历程,介绍了贵州秉持“搭平台、聚资源、强服务、重实践”的发展理念,依据“一个方针、两条主线、三个建设、四个抓手、五项提升”的工作思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路径及取得的成效。


南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符小斌在《校家社医协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经验介绍中,从队伍培训、宣传普及活动、心灵成长夏令营、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区域典型做法。

云南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方强在《协同共育,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创新》的经验介绍中,从顶层设计“一盘棋”、组织部署“一张网”、健全机制“谋长远”等方面介绍了区域典型做法。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朱晓艳在《着眼“四位一体”强化多方协同加快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经验介绍中,从着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家长协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分享了区域典型做法。

四川省泸县教体局李琼在《顶层设计推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的经验介绍中,从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全体系”、加强联动凝聚“大合力”、赋能专业发展提升“软实力”分享了区域典型做法。

广西灵川县教育局教研室李红云在《教研支撑,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稳步提升》的经验介绍中,从坚持一个理念、落实课堂和活动两个核心、彰显三个特色等方面分享了区域典型做法。

——五育融合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交流:

为了引导学校坚持五育融合润心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自上海、广西、福建、北京、贵州等教研机构及高校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主题分享。

在《学校心理辅导的规范化及管理》专题讲座中,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正云从心理辅导的政策及伦理、通过舆情看规范化实施及管理、学生伤害行为的管控与辅导、心理测量中的规范实施与管理、个案辅导中的规范实施及管理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辅导工作及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专题分享环节,贵州师范大学陈维作题为《家校社协同共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困境与反思》的专题分享;广西教育研究院高永金作题为《以德育心,共促师生心灵成长》的专题分享;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程奇作《以智慧心,学习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分享;北京教育学院潘建芬作《以体强心,运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李添作《以美润心,为心赋能的教育创新与实践》的专题分享;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曹薇作《以劳健心——学校心理课“双生”教育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专题分享。

四、润心课堂,育见成长

11月22日,现场参会人员分小学组和初中组分别到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进行现场观摩。在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小学组参会教师现场观摩了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字海燕老师执教的《当“美”遇见“我可以”》和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小学程皎老师执教的《生气不爆炸》课例。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初中组参会教师现场观摩了贵州省兴义市阳光书院岑倩老师执教的《模拟人生(“双生”教育)》和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雷园媛老师执教的《你可以不生气(愤怒控制与冲突化解)》课堂。课堂观摩结束后,部分学校教师围绕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了主题分享和研讨交流。

为心筑梦,育见成长。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以本次研讨总结会为契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深化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深化制度设计,发挥省级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持续突破工作重难点,统筹推进全省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多措并举发挥好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以“立足基层、着眼全省、汇集资源、形成示范”为定位,持续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模式,充分发挥好中心的咨询、教研、科研、培训、监测评价五大职能作用,携手全省教研人奋力前行,以教研之力耕耘心田蓄心能,为心赋能筑梦启航,育见成长谱写华章。

27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