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研工作
2024/4/1
杨 漪、邰昌丽
聚力教学成果培育 共筑“美的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质量,进一步将具有独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而未形成教学成果的典型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培育、转化为优秀成果,并应用于实践,推动群众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反哺、优化教育教学实践,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于2024年3月29日至31日在贵阳市成功举办了“2024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潜力项目培育培训会”。
202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团队,六盘水市海嘎小学美育经验、南明小学帮扶大歹小学经验、贵州省学校卓越发展计划项目(县中联盟)经验、岑巩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相关项目团队,以及各市(州)教科院(所)院(所)长和相关中小学教师,共计200余人参与了此次培训会。会议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甘琼英主持。
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段丽英致辞。段丽英对全国知名专家成尚荣督学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及参会的老师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切实抓好教学成果的培育和推广工作;二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的重大意义;三要坚持做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目标导向、实践导向、育人导向;四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推广作用,加快推进我省特色教育强省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服务,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左泉围绕教学成果培育目标、实施阶段、工作保障等方面对202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工作进行部署。左泉强调,紧扣培育目标,分阶段、递进式推进培育工作,力争在2026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中实现质与量的新突破;发现、培育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形成辐射效应,助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校和教师更加聚焦教育教学,形成群众性教学研究氛围与行动,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促进教学成果的优化升级,发挥教学成果的作用;组建一批培育专家团队,为优秀教学成果凝练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晓东回顾了两省自2016年以来的教育合作友谊,展望了未来两省更深入的交流研讨、更进一步的深化合作,推动两地教育持续发展的图景。
讲座指津明方向
3月29日下午,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从“找准切入点,成果的第一要务”“厘清实践线,培育的关键要点”“体系化梳理,提炼出结构脉络”三个方面作《学校教育成果的挖掘、培育和提炼》的专题讲座。吕教授结合案例进行讲解,让与会教师深刻感悟到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提炼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短期之功,从酝酿、到设计、到实践、到总结提炼,需花费巨大的精力,围绕一个有价值的成果,学校能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生成、贯彻、体现出来,从而真正带来学校的整体改变,最终带来学校整体育人质量的提升。
精准指导务实效
3月29日下午至3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成尚荣,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晓东等8名省外知名专家,分组针对各项教学成果的实际问题,就教学成果的凝练与表达、成果报告的撰写、成果佐证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成果推广等方面与成果项目组的老师们进行深入交流与指导。各小组与会教师思不足、有借鉴、明方向、知策略。
案例研讨再突破
3月31日上午,聚焦此次教学成果申报的价值和典型问题,专家组精选典型案例,就教学成果的宗旨、内涵、标准、突出的共性问题和后期的优化再次进行了集中研讨与指导,使与会教师再次深刻领悟教学成果是一种典型的科学范式,需扎根教育教学,遵循科学问题,体现国家意志、国家需求,聚焦问题破解,实现理论实践创新。教学成果更是我们回应国家要求的一份答卷,它体现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国家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及育人方式变革的深化行动,体现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也将紧紧围绕教学成果培育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推进成果培育的系列工作,通过项目式、主题式分阶培育,切实推动教学成果质量的提升,教育教学探索的不断深化,形成教学成果培育省域良好态势,推动科研思维下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切实推动科研意识、科研思维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深入,引导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方向和真问题,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难点,助力贵州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共筑“美的教育”。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