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贵州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培训会在岑巩召开

2023/12/18 卢永圣、周祚沛、赵亚平

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经验,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专业支撑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和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应省委、省政府对贵州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新期望、新要求,2023年12月15日至16日,贵州省教育厅在岑巩县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暨教研工作培训会。

本次培训活动历时两天,以“明确方向、强化责任、提升职能,齐心协力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预备会、考察学校、观摩课堂、研讨交流、部署工作等环节组成,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教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及省教科院的教研员,共计13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凝共识强责任 抓机遇谋发展

12月14日晚上20:00,贵州省教科院在岑巩县第三中学组织了以“明确方向、凝聚共识、齐向未来”为主题的预备会。会上,党委书记段丽英、院长左泉等领导结合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教研现状,介绍了《贵州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件(以下简称“1+3”文件)出台的背景,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破解当下教研工作困境、提升教研质量的工作思路,并介绍了岑巩近年来课改的基本情况,希望与会人员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认真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1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进学校观课堂 品特色思教改

12月15日上午,参会人员分两组参观考察了岑巩一中、岑巩四中、岑巩四小、羊桥中学四所学校,深入一线听课,观摩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并与师生交流互动。

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初级中学以书法、绘画等课程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墨韵校园”活动,通过“墨韵”之美,帮助学生感受教育之美,进而探索“五育并举”的特色路径;岑巩县第四中学以“六三一”学习者中心教学法范式,寻求有效解决课堂问题的途径,实现了“承思砚精魂,创区域名校”的办学目标;岑巩县第四小学以“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人人能成才”为办学理念,以“五个三”教育为抓手,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岑巩县第一中学以“快乐德育”“人文智育”“多彩美育”“阳光体育”“生活劳动”丰富“五育并举”文化内涵,构建师生多元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上四所学校均以教研工作为抓手,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改进,以课改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微信截图_20240122134618.png

岑巩教育人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岑巩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他们的教改历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犹如点点“火种”点燃了每一位参观学习的教研人。

研文件明方向  共思考齐努力

12月15日下午2:30,在岑巩县第一中学举行了贵州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培训会,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学杰主持,会议围绕“1+3”文件展开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

14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省教科院副院长黄玲围绕“1+3”文件中教研工作内容进行解读,作了题为《教研员和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专题培训。指出未来三年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三年教研工作年度目标,强调了各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和学校在教研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任务。

左泉从贵州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如何突破困境、如何精准掌握我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教研工作如何赋能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思考,作了题为《贵州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的专题培训。

段丽英围绕“1+3”文件的贯彻落实,作了题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众志成城迈向高质量》的专题培训,从岑巩四所学校的教改经验出发,强调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括了“1+3”文件的核心要义,提出了贯彻落实“1+3”文件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希望大家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强化担当,扎实推进各项教研常规,用好政策、有为有位。

微信截图_20240122134618.png

专题培训之后,与会人员围绕岑巩课改的经验和“1+3”文件的贯彻落实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推选代表在集中会上进行交流分享。最后,省教科院的领导对下午的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1+3”文件精神,制定好本区域的三年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文件的贯彻执行。

建基地搭平台  强落实向未来

12月16日上午,在岑巩县政府礼堂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暨教研工作培训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进为贵州省普通高中九个学科省级教研基地校授牌,并对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1+3”文件精神,强化党建引领、系统谋划,切实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培训会的顺利召开,明确了今后三年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对“1+3”文件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健全教研机制、建强教研队伍、提升教研职能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提振了教研人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交流发言

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琳琳

21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岑巩全区域推进课改,让我们看到了教研的力量,看到了课堂的生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看到了教研工作推进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实践和经验,燃起了教研人的希望,坚定了教研人课改的信心。

“1+3”文件从教研工作的规划、管理制度、评价考核等方面,完善了顶层设计,为教研工作定下了明确的方向,指出了实践的方法和路径。

我们要思考如何把零散、琐碎的教研工作聚焦到主题化、项目化教研,促进课堂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星光不负赶路人,只要教研人心有希望,就能一路向前。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钟亚

22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1+3”文件强调三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坚持精准施策。1+3”文件为解决教研工作建齐建好建强教研队伍提供方向,应按时完成文件的各项要求,走稳走实教研工作,严格落实教研机构、教研员和学校教研“十个一”的教研常规。

“1+3”文件具备四个特性: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指导性。“1+3”文件中的评价指标是我省教研工作的抓手,我们要以该文件为指导,系统、创新地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发挥教研员指导、服务作用,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3”文件明确一个目标:助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岑巩教研教改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推动了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了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岑巩的课改经验为我们的教研工作打开了新的视野,接下来我们要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教研,力求工作实效。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用情怀、担当、智慧和作为,为贵州新时代教研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仁怀市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棉端

23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从岑巩教育局长到校长到老师,我们都感受到浓浓的教育情怀。岑巩一中的“三五”课堂,羊桥中学的“墨韵文化”……岑巩教育人结合地域文化,把民族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教研课改的变革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到显著作用。非常不容易,为我们全省的乡镇中学树立了很好的范式。

“1+3”文件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贵州教研人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了贵州教研顶层设计的理念和思想。下一步我们要做好落地实施,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建立本区域的“1+3”配套文件,落实本次培训的会议精神。

岑巩之行话教研,参观考察暖心间,教育推动提质量,努力前行向明天,教研机制出保障,基于问题抓调研,狠抓落实促发展,且行且思向前行。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跟岗学员余昌婷

24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岑巩学校给我们展现的是学校发展的思路以及清晰的方向,告诉我们抓质量贵在坚持,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投入,才能够取得好的成果。

“1+3”文件是未来三年我省教研工作的重点。落实文件精神,能有效提升教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制定实施计划,加强教研团队建设,创新教研形式,构建四级联动教研机制,注重教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助力贵州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留声机

大会设计了线上扫码留言板块,以下择选、摘录与会人的参会感悟,留下大会的声音:

黎平县 周书娜:

参观岑巩学校,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高质量发展没有花招,唯有实干、苦干、巧干,团队作战、持之以恒。“1+3文件”文件清晰地指明工作方向,指出了具体措施,从上自下形成体系。接下来,我们一定会不折不扣地基于本土实际情况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实实在在发挥教研工作支撑教育发展的作用。

贵阳清镇市 马远平:

最深的感受有三点:一是岑巩县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整个区域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呈现。二是岑巩县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三是岑巩县在推进教改中形成了“一校一特”的格局。

遵义新蒲新区 蒋劲松:

学习岑巩经验感悟:抓细集体备课,集团队力量优化教学没计,让课堂有设计感,目标更明确,方法更恰当,效果更明显,教师更专业。以课堂为抓手,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变教会为学会,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家校共育赢社会支持,多元评价促师生发展。

六盘水市 郑宇:

“以终为始绘愿景,梯度推进明路径。”四所学校的教改成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有自己的教育文化、课堂文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教师、学校、教研的合力联动,实现这一切,我们思想要解放,行动要跟上。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的艰难,在省厅的指引下,大家组团前行,前景令人期待。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