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3/10/17
王金玉
10月8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寒露,由省教育厅民族教育质量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第五批基础学科(领域)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立项评审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自2021年4月启动以来,已逾两年。为持续推进项目的各项工作开展,2023年5月,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申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第五批专项课题的通知》。截至9月20日,共收到由52个项目县择优推荐评审的课题申报材料216份,根据民族地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专题课题立项评审工作要求,9月29日至10月5日,项目办组建民族教育质量项目第五批专项课题立项评审委员会,设立三个评审专家小组,启动通讯独立评审程序,初步提出优先推荐和不推荐课题名单。10月8日,项目办组织专家启动集中会议评审程序,通过评委全体讨论独立评审疑惑问题、分组评议推荐(含意识形态审查)、小组交叉评审、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环节,最终确定立项名单。
8日上午,评委会主任、省教科院段丽英书记向评审专家们提出了全面而明确的要求,并对专家独立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会上她强调,专家们必须严格遵循评审工作的规则和标准,确保立项课题的质量,以及评审过程的公正和公开。要重视评审过程的均衡性,建议专家们关注各学段、各学科领域以及各市州课题的发展,以便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段丽英书记还强调了保密问题的重要性,要求评审专家们严格遵守评审信息的保密制度,以维护评审过程的透明度。评审专家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好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以确保评选出高质量的专项课题。
评委会主任、省教科院左泉院长指出,省民族地区基础学科(领域)专项课题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更是反映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支撑,评审专家要严格落实评审责任,服从项目办评审工作安排,紧扣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专项课题工作实际,按照同一标准、同一尺子进行评审,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高质量完成任务。
评委会副主任杨跃鸣提出,在进行课题评审时,我们应该立足一线教育教学问题,以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每一个研究课题。在课题评审上,致力于选题的实践性、针对性、前瞻性问题,这些课题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深远,极具科学研究的深远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特别关注在研究领域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科领域和项目学校,通过资源的倾斜,以期实现各个领域之间的相对平衡。
8日下午,评审委员会经过小组集体评议及各小组交叉评审之后,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此次会议的核心在于进一步全面、审慎地评估和审查专项课题的各项详细细节。会上,三个评审小组分别汇报了各组评审情况与立项推荐对象。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张亚宏作了会议总结,她赞扬了评审专家们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深切感谢了各位评审专家们对这项工作的热忱付出。她坚信,通过这样的会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专项课题研究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
会议由评委会副主任甘琼英主持。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