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贵州省2024年“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之十三——小学道德与法治

2024/12/4 李章玲、尹文香

同课谋篇思路奇  异构授课别样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2024年11月25日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升贵州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专业成长,根据《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通知》安排,11月28日至29日,全省中小学“同课异构”省级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安顺市关岭县龙潭街道第一小学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省内外专家、各市(州)、县(市、区)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及本次活动授课教师,共计3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包括了课堂展示、专家讲座、评课议课等多个环节。各市(州)经过层层推选的十位授课教师与江苏省优秀教师围绕同一教学主题进行“同课异构”、各展风采,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反映出教师们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理念要求的落实运用。

2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一、别样教学,别样风格 

本次活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选择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第三框《班徽设计大赛》、第四单元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框《减少垃圾,变废为宝》两个课题展开“同课异构”。在课堂教学展示中,执教教师依据课标,依托教材,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有效教学资源,以生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课堂中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广泛采用议题式、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活跃且有序。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除了来自全省各市(州 )执教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外,还邀请到了来自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的高级教师丁志洁展示了《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的示范课。课堂教学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教学主题,结合学生实际,设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既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减少垃圾产生的意识,又着重引导学生积累变废为宝的实际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


二、名师引领,启迪心灵

14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29日下午课堂展示完毕后,来自江苏昆山市教育局学校发展指导室的正高级教师朱小敏作了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以大量的教学实例,分享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做法,深入解析了议题式、话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路径,为教师们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提供了参考的范式。一定要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勇于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敢于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关键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牢思想根基。


三、学思并重,提升实效 

在评课议课环节,市(州)教研员、骨干教师就此次活动的课例进行了评课议课。“同课异构”活动有利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从多角度解读课程标准、转化落实课程标准和新理念。在本次交流活动中,不同的教学实践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设计、课堂把控及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实现高效课堂,鼓励观摩教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1.jpg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钟亚作活动总结,她表示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为全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推动全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全省学科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的精神,通过加强学习、广泛实践,夯实基本功,上好思政课,将活动所学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用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8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