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1/2
余昌婷、路 艳、岑恋秋
以学生发展为根 推进同课异构 以交流共享为基 助力联合教研
为了进一步落实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与观山湖区人民政府的合作办学协议,充分发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优势,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月28日至31日,观山湖区铭苑中学与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在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统筹下联合举办了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的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活动期间,两校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共5个学科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交流,共有100余名教师参与了此次联合教研。
语文学科
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岑恋秋老师和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张月莎老师就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展开同课异构。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岑恋秋通过以读促学,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情感,搭建支架让学生养成诗歌结构思维。张月莎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发挥联想思维想象画面,条理清晰地让学生挖掘诗歌内容,从共情诗人中得出诗歌情感表达。两位教师以不同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培育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说课及教学反思,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赵亚平老师对本堂课进行点评,肯定了两位教师以读促学、以读促教的古诗词教学理念,提出不同诗歌诵读方式发挥不同作用,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展示来表达学生个人理解,指出诗歌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诗文对话,在共情中达成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真实体悟诗词情感。
数学学科
来自贵阳市第十七中学的冉昆老师和观山湖区铭苑中学胡蓉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王志伟老师就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章末复习展开数学学科同课异构。冉昆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拓展”,利用实际情境,采用“问题串”的方式,通过问题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王志伟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本章主要知识点总结为“一个变化、四个概念、两个法则”,帮助学生梳理本章知识脉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朱龙老师、贵阳市第十七中学聂慧老师从学习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使用进行了评课与指导。评课教师表示,章节复习课是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深化,需要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梳理知识脉络,因此对于章节复习课的教学应更注重整体性。
英语学科
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廖芳珍老师和贵阳市第十七中学朱美玲老师就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My School》Section B话题“What fun things do you do at school?”展开同课异构。廖芳珍构思巧妙的板书,以笔为舟,以墨为帆,演绎着知识的韵律与节奏,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朱美玲将文章结构梳理得井井有条,目标导向明确,关注单元要素,语言生动,旁征博引,擅长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堂结束后,两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和课后反思,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旷丹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说课,助力教师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通过说课,教师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更是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说课活动中,教师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路径。
道德与法治学科
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周水清老师和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吴倩老师就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第一框《敬畏生命》话题展开同课异构。吴倩构思巧妙、循序渐进,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周水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目标导向明确,关注单元要素,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课堂教学结束后,两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和课后反思,贵阳市第十七中学雷玲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说”发挥了授课者的作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授课者的整体思路;“评”又使教师群体智慧得以发挥。说评双方围绕着同一个课题各抒己见、交流互动、互相启发、各有所得、优势互补。
历史学科
观山湖区铭苑中学敖涵老师和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周茂菡老师围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对同一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进行处理,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课堂实践。周茂菡的课堂教学主题明晰,环节紧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敖涵的课堂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师生互动丰富。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落实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观山湖区教培中心周作沛老师和贵阳市第十七中学高瑾老师就教材的处理、学习目标的设定、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学环节的设计等维度进行评课与指导。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对于学校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从教育理论层面深入剖析教与研的内在联系。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也将持续落实联合办学工作要求,为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多方面搭建成长平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术交流等方式,助力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实践深化等维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