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10/28
余昌婷、岑恋秋
苏黔联合教研 助力教学提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探索区域联合教研工作机制,推进东、中、西部教研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全国教研质量,引领带动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切实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2024年10月22日至23日,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组织下,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联合举办的苏黔区域初中数学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铭苑中学圆满完成。来自全省九个市(州)的200余名数学专兼职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教研网为活动提供公益性技术支持。
聚焦主题研讨,教学提升路径清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老师吕亚军和黔东南州大风洞正钰中学老师欧春龙就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代数式(第1课时)展开同课异构。两位教师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吕亚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撬动学生深度思考;欧春龙联系当地实际,从生活场景切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两位教师的精彩授课为学生打开了代数式学习的大门,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山湖区铭苑中学老师胡天群和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老师李丽就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代数式(第2课时)展开同课异构。胡天群通过巧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促进深度学习;李丽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搭建学习支架,营造活跃氛围。两位教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相得益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老师李丽和六盘水市第十四中学老师勾廷海就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代数式(第3课时)展开同课异构。李丽运用类比学习归纳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勾廷海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列代数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教师以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方法并提高实践能力。
授课教师们以问题引导,着力培养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表现,给参会教师带来诸多启发与思考,为教师们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解决教学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课改历程剖析,教学思考方向明
在《“8+”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专题讲座中,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徐德同老师,从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切入,深入剖析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关注领域,精准聚焦关键问题。他通过详实丰富的实例进行深入阐释,其中涵盖了具有典型性的成功案例、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办法等多方面内容。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契机,促使一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聚力实践前行,学习感悟收获丰
遵义市第十九中学 李洋
两地授课教师的课堂展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育应立足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思考新变化。他们巧妙地将新理念融入教学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促使大家不断反思与改进,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毕节十一中 翟德琴
为期两天的苏黔联合教研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专家讲座精彩纷呈,为参会教师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指引方向。两地授课老师表现出色,设计精巧且逻辑严谨,课堂以生为本,问题设计紧密相连,充满灵动性,就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参会教师做出示范,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激励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进步。
岑巩县教研室主任 景福生
这次活动是一次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交流与学习体验,不同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展示,不仅展现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还呈现出创新与传统相融合的特点,使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教学应基于学情进行灵活调整,也让我更为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教学的多元性以及其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东西协作聚力教研提质,苏黔联动共谋教育发展。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专业指导为引,以创新实践为擎,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推动教学方法改进和课程优化,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区域协同为基,以质量提升为标,共筑贵州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