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4/9/22
邹 勇、李 丽
聚“智”赋能践初心 提“质”育人行致远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贵州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精神,提高全省教研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教研工作高质量开展。9月19日至20日,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贵州省教研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毕节市)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顺利举行。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德美所负责人杨先妤,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文黔出席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杨先妤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并对做好本次培训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一是明晰目的强站位。教研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研工作质量的高低,教研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次培训立足队伍建设,聚焦质量提升,希望全体教研员明晰培训目的,提高自身站位。二是全心投入学到位。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引领;聚焦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课标新课程的理解力与实施力,做好一线教师的指路人。三是履职尽责做到位。要肩负起教研员的职责,专心做好学科研究,精心设计学科教研,用心提升学科教研质量,发挥学科育人作用,担当育人使命。
树情怀强担当 落实育人目标
在《政治引领,师德护航:传统文化与教育领导的责任担当》讲座中,李达武老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教研工作实际讲述了教育领导的公民意识、教育领导的公德意识、教育领导的公共意识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好教研员、好教师应该具有大教育情怀,以“传道解惑”的高尚感、“身正才高”的师范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做时代真正需要的教育人。
李达武授课 黄吉元授课
在《新时代学科育人的研修视域》讲座中,黄吉元老师从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历史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分析,结合新高考命题的思路,指出了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并结合教研员角色定位阐释了如何让学科育人落到实处的观念转变要求,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明方向清思路 探寻成长路径
在《教研转型与教研员专业发展》讲座中,陈治国老师从教研员角度出发,以“五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课程、面向学校、面向教师、面向学生”切入讲座,围绕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认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教研员专业发展新期待,剖析了教研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任务,分享了教研员的“三种意识”和“四个能力”,并为教研员快速成长提供了途径建议和路径参考。
陈治国授课 李代文授课
在《真研修促进教师真成长——基于学本的教学策略及案例剖析》讲座中,李代文老师从教师“长程式”阶梯的专业发展出发,系统阐释了教研、教学、培训三者之间的关系,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未来教师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教师研修的具体要求和转型思路,并以“案”示“研”的方式为教研员释疑解惑。
昂首征途,低头耕耘,征途漫漫也有星辰大海。参训教研员纷纷表示将认真吸收本次培训内容,既要做教育实践的思想者,也要做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处理好优“学”、优“教”、优“研”三者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学科教研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持续关注全省教研员队伍建设,聚焦四大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大全省教研员的培训力度,以系统化、序列化、目标化的培训促进教研员队伍成长。同时,积极探索教研员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坚持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专家型教研骨干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教育实践提供教研支撑。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