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研工作
2024/9/29
田仁刚、杨 漪
课题培训明方向 科研赋能促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素养,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助推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暨粤黔专项立项课题专题培训活动于9月25日至27日在贵阳市顺利举行。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课题主要研究人员、部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通高中教师以及铭苑中学教师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与此次培训。
提高认识 扎实研究
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甘琼英作讲话,并对本次培训活动提要求,她强调,“十四五”时期,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教育科研,一要强化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课题研究团队要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研究,避免私利成为科研的障碍,要将课题研究做真、做深、做扎实、做有效,真正助力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二要强化内功,深度学习与实践。要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确保研究基础扎实。通过课题组的带动作用,形成“先学习后研究”“边实践再学习”的良好科研氛围。三要秉承严谨科研的态度,求真务实。各课题组必须严格按照课题管理办法,开展真实、实质的研究工作,确保科研诚信与科研质量。四要深化科研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在课题研究中,紧紧抓住主要问题,聚焦核心,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确保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要持续研究实践,形成研究常态。要在课题研究中学会如何研究,用科研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用科研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产生的每一个问题。六要凝心聚力,形成团队,带动整体发展。要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研究团队,实现整体带动和提升,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真正做到为教育而课题,共同解决贵州省乃至国家面临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共助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问题 精准解题
本次活动聚焦一线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的模糊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围绕课题选题、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报告撰写、研究论文写作等,精心设计培训主题,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分两个班进行针对性培训。
培训中,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王国超从何为教育科研课题、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施、成果表达、社会效应作《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施与社会效应》专题讲座,引导参训教师“以我之视野、我之专业、我之力量”,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祥从教育科研项目书撰写的定位、逻辑、方法等方面作《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书撰写的定位、逻辑与方法》的专题讲座,进一步为参训教师厘清了什么是科研项目、为什么要做科研项目,并从“道”和“术”两个层面,为参训教师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撰写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书作具体指导。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药品系教授雷阳结合经典案例,从行动研究的定义、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行动研究等方面作《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深化了参训教师对行动研究的认识,为下一步参训教师开展科学、规范、有效的行动研究,理清思路,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借鉴。
贵州师范大学冉源懋教授从立德树人在教育工作中的战略意义解释,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等方面作了《教育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引导参训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进行行动研究,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贵州大学教授杨达结合人文科学研究高质量论文的案例和自身科研经历,从当前阶段学术期刊的基本类型、不同期刊收录登载文章的具体要求、撰写学术文章的建议等方面作《研究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为参训者从读书、找问题、目标文献取证、国际信息关注、基本观点提炼,到文本逻辑构建、文章题目拟定、言辞表达修改、文章体例完善,提供了学术论文创作的有益借鉴。
贵州师范大学穆陟晅教授从当今时代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前沿性成果、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教育实践问题的突破路径等方面作《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题讲座,引导参训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利用新的研究工具,积极开展融合实践研究,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驱动,是深化知识,形成典型实践经验,培养、提高教师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彰显的“助推器”,更是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抓手,本次培训针对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的真实问题,通过主题设定、分项突破,精准发力,帮助一线教师更规范、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效。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继续聚焦一线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中的真实问题、具体需求,优化统筹、持续渐进推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依托科研项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让科研更好赋能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