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3年贵州省中小学教科研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圆满结业

2023/12/9 王金玉

2023年12月8日,在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和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努力下,贵州省中小学教科研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并圆满结业。

1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这期培训班自12月4日至8日止为期五天。期间,全体学员通过聆听专家报告、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研讨与交流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教育教研科研理论、中高考改革命题策略方法等。五天培训学习,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中考高考改革的形势趋势,明确了教科研工作方向,更提升教科研人员的自我认知,激发专业成长热情和做好教科研工作的活力。

12月8日下午,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继续教育学院举行结业仪式。培训班班主任程铖老师主持结业仪式,全体学员参加结业仪式。

班主任程铖老师回顾培训情况、回放学习场景,肯定了学员们的学习表现,并希望大家回去后加强沟通联系,持续深化学习。培训学员陆屿、袁克丽、郭峰、郭小霞、张信代表五个学习小组分别作培训小结发言,汇报学习收获、分享心得体会,畅谈工作打算。大家在发言中认为,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激励着我们用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追求,不断发掘教育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并表示要努力继续加强学习,成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要用前瞻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引领教科研发展,让贵州学子在智慧和勇气的陪伴下,迎接未来的挑战。

微信截图_20240122134618.png

龙立新副书记对学员代表发言进行了点评,并代表省教科院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学习,学以致用。要求大家回去后及时整理培训所学所得,深化学习,并充分结合实际工作,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贵州方言”,以推动和改进本地的教科研工作。二是发挥“二传手”作用,及时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将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理念、方法和策略分享给身边的老师们,使更多的老师受益,得到学习提高。三是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互鉴互学,共同提高。要切实用好本次培训搭建的平台,继续保持联系,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分享教科研工作经验,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将教科研工作推进新阶段。最后,龙立新副书记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教育科研之路,如同一段绵长的修行,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就如同苦行僧般,逐步积累经验,锻炼意志。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在教育的战线上逐渐崭露头角,实现厚积薄发。让我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提升综合教研服务能力的创新之路,开启教科研工作的新篇章。

学员感言

黔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信:

7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表达四层感谢:一是感谢贵州省教育厅创建平台和机会,让来自省、市、县的46名教研员和4名一线的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研修;二是感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项目组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三是感谢授课专家倾囊相授,悉心地指导我们更好地走专业发展之路,走教研立身之路;四是感谢所有的学员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班级精神。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袁克丽:

8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一是高度。开拓视野,提升区域教研的高度。为了使教科研工作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先进的教研理念和做法,从而不断提升区域教研的高度。二是深度。深化研究,加深教研的深度。为了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研究,深入挖掘学科本质和教学规律。三是热度。加强教研,提高教研的热度。为了激发教师们的教研热情和积极性,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搭建多样化的教研平台。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从而提高教研的热度。

赤水市教研室 郭小霞:

9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用三句话来概括我的收获:一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此次培训,理念不断得到了提升,接触到了SOLO测评法,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感悟到了江浙教育大省作为先行者思想和行动双双在线的探索与实践。二是教育需要留白,遵循发展规律。借用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唐新红校长的一句话:“会思考的老师才会教出会思考的学生。”带着这些新思考传达到我县教师队伍建设中,在可做的小空间内作出应有改变和尝试。三是征途漫漫,责任在肩。如何育人,我们重任在肩。作为被选中来参加培训的幸运儿,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一棵树,散发一缕光。

六盘水市水城区教科中心 陆玙:

10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一周的培训,6位浙江省的专家为我们带来一场场精心准备的讲座。聚焦“学为中心”理念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与活动设计,我们要做善教学、会研究的老师,24点案例及现场互动凸现教学应该与研究同行,揭示教研的本质是教师的成长。一幅幅小组画面上承载的不仅仅是欢声笑语,更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也告诉我们教研队伍的发展一定是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此次研学,知识的吸收与文化的见识并获,让人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临水登山之美,人物邑居之繁”的赞美。求学之途,言辞钝拙,表达不出内心全部感悟,希望有缘再忆杭州,再聚浙大。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教育研究中心 郭峰:

11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一周的学习转瞬即逝,可谓收获满满,感悟颇多。陈晓伟老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解读,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第一次如此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的指导思想。我被杭州市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所震撼,同贵州学校相比,我们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学习,例如,大到学校的美化,绿化,小到一个标牌的设计,都充满着文化的元素和底蕴。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让我们找到了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州的教育也会在大家的努力下迈上新的台阶。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