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2025/10/7
宋 强、李 蹊
构联动机制 抓集备策略
2025年9月28日至30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在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举办了2025年全省中小学集体备课系列活动——初中地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近300名来自全省各市(州)的初中地理骨干教师、教研员以及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全体教研员现场参与活动,近万名初中地理教师通过直播在线上观摩学习。
本次活动紧扣“构联动机制 推集备策略”主题,通过专家讲座、案例交流、课例展示等活动,以“理论+实践”的方式,向全省初中地理教师细致详实地展示了集体备课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强化理论引领,突出学理依据
活动结合一线需求,对集体备课的学理、依据进行了详细解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张浩围绕“三新背景”,从课标解读、理论依据与教学方向、实施路径等核心要点,对集体备课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主题式、任务驱动式、跨学科式等创新备课模式,以及规范化的集体备课内容与步骤,提供多个单元化集体备课案例,通过具体的流程和策略,从理论层面,为一线教师提供清晰的实践路径。
开展集备展示,明晰实践环节
活动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展示了校本集体备课与跨校团队集体备课两种实践模式。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地理组,开展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进的集体研修,以“如何准确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为核心问题,通过“三研二上一展示”的流程完成展示。不仅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清晰的实践途径,更让“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落地于集体备课环节中、课堂实践过程中。
来自贵阳二十八中、十九中、二十四中、四十中的跨学校跨学科联盟,开展了以“茶”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集体研修。融合历史、生物学、信息科技等学科,通过三次集备,设计《黔茶出山记》教学方案。既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整合能力,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搭建了优质载体。
展示集备成果,形成教学课例
活动结合实践要求,展示了两堂集备课例。贵阳市云岩区杨晓蕊、王荔园分别代表校本研修、跨学校跨学科联盟两个团队,执教了《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黔茶出山记——从山水地理到千年古道的探索》两个课例,课例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对重难点的突破、对开发跨学科教学资源的优势、对主题研修目标的达成。宁夏师范大学韩丽薇博士从课例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集体备课的成效、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等方面对课例进行了点评。
分级教研推动,省市县校联动
活动立足四级联动教研,设计了省市区三级教研员推动集体备课的规划。
区级教研员黄妮莉介绍了云岩区集体备课的实践路径:以教研员“1+N”一对一服务为基础,构建区级联动教研网络与片区集群,最终实现“四定五备六统一”集备模式,做到从流程设计到内容规范形成完整闭环。市级教研员邓美介绍了贵阳市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系统阐述贵阳市集体备课创新路径,通过中心城区、郊区、远郊市县三个层次,提出组织形式多元化、迭代机制科学化、备课质量专业化的集体备课做法,为市(州)级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清晰、可操作的实践参考。省级教研员宋强指出,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市(州)县校应结合本次活动成果、区域与学校实践,切实开展好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常规。省教育科学院将持续推动本项活动,并走深走实,后期将把集体备课纳入教学视导,加强对各地、各校的指导。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705号